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进专案组
上级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成立“东北保密局特务组织侦办专案组”,组长依然是曾经的专列安保协调小组的张组长,黑省省厅贾云霖,吉省公安厅石浩然,辽省省厅邓浩然,首都来的郭凯任副组长。
专案组第一个文件就是让黑吉辽三省各自分别组建一个侦查组,按时到沈杨报到。
接到通知的任道远召集侦查科的罗耀宗跟副科长梁忠喜开会,商量了一下谁带队去沈杨参加专案组的事,梁忠喜很为难的拿出来医院让他去复查的证明,所以最后还是决定让罗耀宗去。
为了锻炼年轻同志,市局申请让傅秋林参加专案组的工作,省厅研究后同意让傅秋林再带一名市局侦查员参加专案组。
这样,吉省公安厅派出的专案组成员就是社会部第一副处长任道远带队,罗耀宗、傅秋林副之,侦查科女公安战士赵芳、便衣股女公安战士宋亚楠、新战士邹一伟、伤愈刚来报到的杜江、韩国柱、万家宝,当然还少不了牛爱国。
为了及时了解情况、更好、效率更高的工作,沈杨市公安局专门把一栋小楼腾了出来,作为专案组的办公地。
石政委带着任道远他们报到的时候,他才发现专案组有不少熟人,因为今天是报到的日子,明天上午才举行专案组成立大会,所以晚上任道远做东,请这些老朋友在外面吃了顿饭,让他们好好品尝一下东北美食,明天开始工作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这样一起轻松的聚一聚了。
第二天,专案组所有成员齐聚会议室,**台上张组长居中,石政委、邓政委、贾副厅长、郭副局长分坐两边。
张组长首先介绍了专案组主要领导的分工,基本上跟上次专列安保时的情况差不多。
因为这次很多人是第一次参加专案组的工作,为了大家尽快相互熟悉,几位正负组长把带来的每一个人都跟全体成员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最后,专案组成员的分工、组成这次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黑吉辽三省来的专案组成员各自组成一个侦查科,任道远他们被编为侦查二科,科长任道远,副科长罗耀宗;
提供支援的情报科由**调查局侦查处冯玉博副处长任科长、**保卫局保卫处秦毅副处长为副科长;
另外组建一个行动科,沈杨市公安局韩瑞远局长任科长,给三个侦查科提供帮助和支援。
针对敌情不明的现状,专案组领导要求三个侦查科尽快做出一份自己的行动计划书,说明侦查方向、如何具体实施、需要哪些支援等,虽然没有明确具体提交时间,但是大家在心中的共识就是要在明天早上的办公会上拿出自己的方案。
会议开的时间比较长,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适当的竞争也是鼓舞士气的好办法。
在市局食堂吃过午饭后,三个侦查科的同志都不想休息,聚到专门分别给他们安排的小会议室里开会,研究行动计划。
其实,在来专案组之前各个省的成员都知道要来干什么,所以或多或少都有些准备的,只是大家都没有想到领导会用这种方式分配工作,这样一来,三个侦查科即是相互协助、又有相互竞争,好胜之心人皆有之,任道远就见过在大街上下象棋的两位老人家,也没有彩头,就过为了能不能悔一步棋,吵得面红耳赤,更何况这些反特第一线的年轻公安战士呢!
任道远很是恬不知耻的准备把在吉春已经实施的两种侦测敌台的方法拿出来用,但是,为了不打击同志们的积极性,他还是来到侦查二科会议室,想听听大家还有没有什么新想法。
“王春生同志,你过来一下。”任道远没有直接进会议室,而是把沈杨市局派给他们科、协助工作的两名公安战士之一,叫到门外,对他嘱咐了一点什么。
“是!”王春生听完后立正、敬礼,然后转身离去了。
“怎么样?同志们有什么想法没有?”任道远进屋后就笑着跟大家说道。
“谁有什么好想法赶紧说出来啊!我们可不能被其他两个科给比下去啊!”罗耀宗拉着长音说道。
“别说其他同志,你这个副科长先说说你的想法。”任道远见罗耀宗说完没人吭声,就将了他一军。
“嘿嘿嘿,我能有什么好主意!”罗耀宗耍起了无赖。
“那可不行,领导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杜江可是眼里揉不下沙子的。
“秋林,你先说!”罗耀宗赶紧转移目标。
“蔡鸿义特务组织潜伏在沈杨周边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有露出马脚,我觉得常规方法肯定不行。”傅秋林说道。
“你这等于什么也没说嘛!”罗耀宗不依不饶的说道。
“怎么能说是等于没说呢?傅副科长说的很好!他说的是什么?大家知道吗?”任道远接过话题反问道,然后看着大家。
“他说的那就是发现问题,常规方法不好用,那么,有没有其他办法呢?肯定有,这就要大家集思广益了。“任道远说完这段话才坐下来,掏出烟来示意会吸烟的自己抽取,其他人都不好意思,只有罗耀宗没心没肺的取了一支抽。
一时间办公室里安静极了,大家都在思考,谁也没有轻易发言。
“同志们!敌特潜伏在暗处,伺机而动,所以,我们不能这么一直被动等待,可是,主动出击又不知道敌特藏在哪里,盲动、莽动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出尾巴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时刻提高警惕、时刻准备着,一旦敌特露出马脚,就决不能让他们从我们的手中溜走。”看到王春生回来后,任道远这才说道。
他要抓紧时间完善两路出击的侦测敌台行动方案,刚才他就是安排王春生去借沈杨地图去了。
第一个方案很快就落实了,首先组建几个针对敌台的快速反应小组,根据蔡鸿义在沈杨这边几部敌台的活动规律,三个携带测向设备的武装战士、配一辆偏三轮摩托车组成一个行动组,提前到几条出城公路前方的派出所隐蔽、随时待命;辽省和市局电讯部门和沈杨这边的三台测向车,建立一个24小时的监控网,只要敌台一发报、第一时间计算出大致方位,立即通知行动组出发、抓捕。
第二个监测点方案要复杂很多,由于蔡鸿义在沈杨的几部敌台本身就是分散在城外各处的,所以就这个方案,侦查二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这道路跟蜘蛛网差不多了,得设多少个监测点才行啊?”赵芳看着道路分布图惊讶的说道。
“就是!怎么这么多路呀?看得人头都晕了。”宋亚楠也是个“路盲症”患者。
“这是为了搜捕特务专门绘制的地图,有些是野外的羊肠小道,就是画这种点型虚线的,还有这种短线加点的虚线是城镇中很窄的巷道,图例里面有标注。”王春生过来指着地图给大家解释道。
“敌特随身携带电台的可能性比较小,而且这种小路绕来绕去的反而会拉长行动路线,可以暂时不考虑。”傅秋林说道。
“监测点还得隐蔽,否则,被特务看出来就前功尽弃了。”韩国柱也提出个人见解。
“这项工作不容易呀,敌特又不是随时都在发报,我们的工作很多时候都没有用的。”邹一伟皱着眉头说道。
“那可不一定,不管敌特是否发报,每天或经常出现监测点的车辆就可以排除嫌疑!”赵芳显然是用心了,说出一个解决矛盾的思路。
“赵芳同志说的太好了!排除了这些车辆,剩下的就是我们要重点侦查的!”韩国柱高兴地说道,他这么一说赵芳很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沈杨及周边机动车辆是有数的,大车也可以到各派出所查到,总数就那么多,每排除一辆、可疑的车辆就减少一辆,只要我们工作认真、细致,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排查出来可疑车辆,到那时派人盯着它们就简单多了。”罗耀宗捡了现成的结论说道。
“大家再说说,都要在那些地方设立监测点。”任道远这时才插了一句话。
“这儿!这个小镇!虽然这里的道路四通八达,但是出镇后往山区去的道路就这一条。”牛爱国一般开会时都是躲在一边的,今天中午吃饭时,跟杜江不知道为什么杠上了,刚才他就一直在看地图,这时他指着道路分布图和地势图上同一个位置说道,说完就扭头看着杜江。
“不错!有进步!”任道远不知道其他情况,但是牛爱国找到的这个点确实不错,就随口夸了他一句,这更让他得意的笑着看杜江了。
“来,大家都来找找看,看看谁找到的点能被任主任选中,我们争取用最少的监测点来完成这项任务!”杜江根本没搭理牛爱国,反而帮任道远做起鼓动工作了,到现在他还没改过来对任道远的称谓。
“对对对!大家都来吧!”傅秋林也高兴的喊道。
“你小声点!别让其他科的人听见!”宋亚楠做便衣时间长了,谨慎已经是她的固性了,她可不管傅秋林怎么想,直接批评道,说完她就去看地图了,根本不搭理尴尬的傅秋林,还是罗耀宗坏笑着过来拉了他一把,俩人到另一边去查看地图了,王春生大大小小一共找来十六份沈杨及郊县地图,每人一份还富裕一半儿呢。
于是,大家开始分头寻找,很快大家不断的跟任道远汇报自己发现的合适地点,渐渐地开始有重复的了,有重叠的了……
晚饭前才算完成这项工作,任道远招呼大家去吃饭,饭后自由活动,他跟罗耀宗、傅秋林晚上加班,完善并形成正式计划书。
辽省一科因为一直在跟蔡鸿义特务组织战斗,所以他们比另外两科更加感到压力巨大,他们其实也有很多发现,只是特务们一直没有任何具体行动,所以也就没有明显破绽,他们的计划是派人接近这些特务,给他们造成一定压力,迫使他们跟蔡鸿义取得联系,进而一举破获特务组织。
但是,这个计划被专案组领导否决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能急功近利的盲目行动,蔡鸿义这个狡猾的狐狸未必会管这些特务的死活,这个之前是有教训的,一旦蔡鸿义发现部下有暴露的可能,他会立即切断跟他们的联络,他甚至曾经给公安局打电话举报这些已经暴露的特务,借此挑衅公安。
黑省三科的计划是化装侦查,在蔡鸿义特务组织经常发报的区域进行侦查,虽然辽省省厅和沈扬市局也进行过类似侦查,但是黑省三科提出的几种新的侦查方法和技术手段,很新颖、敌特未必能识破。
所以,这个行动方案得到专案组领导的一致通过,侦查三科承担起这项任务,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完成任务,行动科又给他们增派了一些人手。
任道远把侦测敌台的两个方案汇报完后,专案组领导意见不一,一方面意见认为这两个办法很实用,可以达到堵嘴、捂耳的战术效果,另一方面意见则认为劳师动众、很可能徒劳无功,双方互争不让,最后还是张组长拍板,这两个方案同时秘密实施,具体行动交给行动科来执行,辽省、沈市两级电讯部门负责技术支援。
这样一来,侦查一科和二科等于就没事儿干了,看着三科的人兴高采烈的去做准备工作了,一科、二科的这些人心里都憋着一股火。
专案组领导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直接宣布散会了,这样一来,侦查三科等于独拔头筹,一科、二科的同志情绪低落的退出会场,至于他们认为被留下来、等着挨批评的两位科长,大家也都没有一点同情心,毕竟,两个科也都有不同的若干方案,只是最后都是科长做的决策。
“怎么都垂头丧气的呀?”会议室就剩下几位专案组领导和情报科、行动科领导后,张组长看着任道远和侦查一科科长说道。
“心里不服气吧?觉得我们这帮老头太偏心啦。”郭凯副组长也笑着说道。
“蔡鸿义特务组织能潜伏到今天,说明我们有些侦查方法和技术手段已经被他掌握了,所以,用常规办法不太可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必须另辟蹊径!”张组长说道。
“本来是有三个疑似特务据点要让你们三个科分别监视、侦查,现在三科有新任务了,那么按照专案组原来的安排,有两个要并案,冯科长你来详细介绍一下具体情况。”郭副组长这时严肃的说道。
“一个是已经监视很久的一家书店,目前还没有发现从事特务活动的迹象,保密局特务黎颖娴当初到东北跟蔡鸿义特务组织联络的时候,事先从香港邮寄了一批航空方面的书刊杂志,收货人是沈杨‘松墨书屋’的老板候默林,他是沈杨解放前接手的这家书店,他是本地人、背景、履历回头我交给负责这个案子的同志,他的疑点主要有三个,第一,黎颖娴本人开的贸易公司并不经营图书,第二,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联系上的?为什么之前和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往来了?第三,候默林是从关内回到沈杨的,但是,在盘下这家书店之前有一段时间他在做什么,我们还没有掌握,他说的、他做工的那家商行早就迁到关内了,而且现在也找不到相关证明人。目前有个机会,他店里的女店员马上要结婚了,他前两天就在门口水牌上打招人的广告了。”冯玉博介绍道。
“我来说说另外两个并案的具体情况,年初,突然收到一笔巨额遗产的香港人金雨林办了一家贸易公司,春节前他来沈杨探亲,他的姐姐叫金雨霏,金雨霏是《吉祥晚报》社长高斌的太太,从那开始,金雨林就不断地在《吉祥晚报》上面做广告;在东北代理金雨林的商品销售的,是沈杨一家“鑫兴贸易公司”、老板叫许成丞,这个许成丞解放前跟国民党军政部门做了很多生意,解放后生意萧条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跟金雨林搭上线才又红火起来,毕竟是独家代理,据我们在香港的同志调查,金雨林卖给许成丞商品价格都低于香港市场批发价格,那么他为什么不让许成丞出这笔广告费呢?这其中有什么内在的联接?”秦毅说道这里停了下来。
“说说看,你们对这两个案子的想法。”张组长看着任道远和一科科长陈文涛说道。
“代理销售商品和广告费很可能是敌特新的资金转交方式,这样更隐蔽。”陈文涛看了任道远一眼,首先说道。
“我同意陈科长的意见,如果这笔钱是给蔡鸿义特务组织的活动经费,那么,顺着资金流向追查,是有可能找到特务隐藏的地点的。”任道远说道。
“金雨霏和许成丞分别连着金雨林,但是,金雨霏和许成丞至今还假装相互不认识,这个也有悖常理。”陈文涛一直接触这个案子,所以,知道的情况比较多。
“书店虽然没有发现从事特务活动的迹象,但是,那是个人员流动比较大的场所,也许敌特只是把那里作为一个情报传递的中转站,这个比较容易被忽视。”任道远接着分析道。
“我同意任科长的判断。”陈文涛说道,但是他没有再发表新的见解。
“谁来接手书店的案子?”见二人都不再吭声,郭副组长问道。
“报社和鑫兴公司的问题是我们最先发现的,也一直在布控,能不能把这个案子交给我们来侦办?”一科科长有些急迫的说道。
“这件案子就由你们来负责,”张组长跟几位副组长简单沟通了一下后说道。
“小任,你们负责书店没问题吧?”郭副组长问道。
“坚决完成任务!”任道远起身答道。
“很好!小冯、小秦,你们分下工,分别帮助一科、二科吧。”张组长说道。
“我去二科吧。”秦毅抢先说道。
“好!”冯玉博也没有跟他争。
“那好,你们回去抓紧落实,争取早日破案!”张组长说道。
“是!”四个人齐声答道。
